本周点赞|杭州医学院周彩华
周彩华,杭州医学院教师教学发展中心(教学督导办公室)主任,教授。
从事临床22年,高校教学及管理17年,曾获全国巾帼文明示范岗负责人、省优秀教师、省最美教师、省三八红旗手、省三育人先进个人、省高校优秀党员、省卫生系统优秀党员、省高校优秀教师教学发展工作者等荣誉。
周彩华两次踏上阿克苏的土地,从无到有,实现一个个零的突破,为推动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和新疆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她用自己“二度进疆”的支教经历,生动诠释了“家国情怀”和“使命担当”。
两年援疆行:
挥洒边疆的大爱
2012年3月的一天,周彩华突然接到校领导的通知——“学校想派你去新疆阿克苏援疆两年,怎么样?”当时,她的父母已经80多岁了,体弱多病,学医的周彩华是他们的支柱。即便这样,她还是想不出拒绝的理由。出发时周彩华没告诉父母实情,“问起来就说,我出了一趟远差。”
到达阿克苏的第二天早上,“系副主任”周彩华就出现在了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师生们的面前。4月的阿克苏风沙依然凛冽。到那里才半个月,由于干燥的气候,再加上辛辣的饮食,周彩华嘴里长满了口疮,还不断出鼻血。但是周彩华没给自己太多的适应时间,逼迫着自己尽快投入到援疆的工作中。
想为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的学生们真真实实带来些什么,这是周彩华的援疆初心。她想起自己在浙医高专(杭医前身)时曾制定了一项“魔鬼训练”计划,并带领一个学生团队荣获了全省高校护理职业技能大赛团体第一名的好成绩。这一幕能在阿职院重现吗?说干就干的周彩华挑选了汉语磕磕绊绊的维族学生萨比热木·艾力加入参赛团队。
比赛期间,周彩华带着学生同吃同住同睡,加班加点指导。最后萨比热木·艾力勇夺全国三等奖——实现阿克苏乃至新疆职业院校在全国高职护理技能赛事上奖项“零”的突破!
还没细细品味这项可以载入史册的荣誉,周彩华又马不停蹄到“民汉合班”的小班化教学改革中。她打破了“民汉合班上课不可能”的惯性思维,从2011级护理专业的学生中随机抽取了一个民族班、一个汉族班,以36人为一班,开始破天荒的重新组合。
这一项改革极大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了民汉学生沟通交流,提高了民族学生的汉语沟通及理解能力,缩小了民汉学生专业差距,增进了民汉融合。
通过“传、帮、带”,周彩华培养出多名能胜任民汉合班教学的老师和团队,团队人员先后获得“自治区教学名师”“阿克苏地区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同时,周彩华还指导完成了医学系护理专业及专业群20门核心优质课程网站建设,编撰了15本校本教材,5项国家专利授权。周彩华指导建设的护理实训基地更是成为新疆自治区高职护理技能大赛基地。初心如磐,一生秉烛,周彩华被新疆自治区党委、人民政府授予“第七批省市优秀援疆干部人才”称号,这是援疆干部人才的最高荣誉。
二度援疆路:
融贯一生的情怀
周彩华又要去援疆了!2021年9月,这个让人颇为意外的消息一下子就传遍了杭州医学院的角角落落……近十年后,已近六旬的周彩华作为第十批第二期援疆干部,第二次踏上了援疆之路。
这次她担任了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周彩华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制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实质性推进学院内诊改工作,成立学院教育教学督导委员会,建立二级督导体系,编写首期督导简报,大幅提升学院内部质量保证体系的管理水平。她积极申请资金、选址规划,撰写报告、评审答辩,申请到了200多万经费,为中心建设做出突出贡献,实现南疆高职院校教师教学发展中心从“无”到“有”的突破。
通过“克隆课堂”搭起东西部高校浙-阿两地共享资源新桥梁,实现了东西部高校同上一堂课新教学模式。积极开展教学能力提升培训、教学竞赛等多元化活动,全面助力青年教师成长。开展浙阿两校学生“1+1手拉手结对同行,携手共进”系列云端活动。
短短一年不到时间,周彩华的援疆工作已是硕果累累:浙阿共建课程入选2021全国慕课与线上线下典型教学案例、指导徒弟成功授权3项国家专利、指导教师在2022年青教赛校际联赛中取得一等奖、指导课程被评为自治区精品在线课程、思政示范课程、成功申报新专业、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重大项目已取得了阶段性成果、2022年杭州医学院—阿克苏职业技术学院成为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东西部高校融合式教学首批试点单位等等。
矢志不渝,一片丹心,2021年,周彩华被中共阿克苏地区委员会授予地区优秀教师,也是阿职院12位援疆教师中唯一获得此荣誉的。
“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二次援疆?
我想那是情怀、使命、担当和奉献使然。”
二度援疆路,一生援疆情,
周彩华用自己的热血和奉献
搭起了与中西部高校、中职学校、
乃至中小学互联互帮共同发展的桥梁,
成为振兴西部发展的使者。
编辑:浙江智慧云工会